期刊简介
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单位: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2-140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405/R
邮发代号: 北京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吉林省政府评为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十佳”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乡村医生
- 主办单位: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2-1405/R
- 国内刊号:22-1405/R
- 出版周期:旬刊
-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
一般治疗应加强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随时应用急救药物;必要时还应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在急性心梗早期,早期给氧,可减轻气短、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作者:冯丽;徐为然 刊期: 2004- 18
-
冠心病诊断手段的应用和价值评价
无创性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在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方法能取代.......
作者:韩立坤;张天资 刊期: 2004- 18
-
冠心病危险因素
不可变危险因素家族史大量研究都观察到了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大多数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联合所致,而年轻人患病时,遗传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佳佳;高君 刊期: 2004- 18
-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中需注意的问题
首剂阿司匹林的使用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各种类型的冠脉综合征皆有效,确诊后应立即嘱病人咀嚼阿司匹林片300mg,通过口腔颊部黏膜吸收,迅速达到治疗性血药浓度.......
作者:张明秋 刊期: 2004- 18
-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①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阈值突然或持久地降低;②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可持续达30分钟),出现静息性或夜间性心绞痛;③胸痛放射至附近或新的部位;④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心悸或呼吸困难;⑤休息、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仅能暂时或不完全缓解心绞痛;⑥急性心梗后早期(2周内)再次发生心绞痛,以及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⑦近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
作者:张蕾;石琳琳 刊期: 2004- 18
-
冠心病命名和分型的历史沿革
人们通常认为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要了解什么是冠心病,就必须了解冠心病命名和分型的历史沿革,以下本文将作简要介绍.......
作者:高长斌;赵洪生 刊期: 2004- 18
-
冠心病的中医辨治法则
本病的病理改变,多因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引起脉络痹阻不通,病为本虚标实,扶正与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法规.一般治本宜补,治标宜通.......
作者:卓一 刊期: 2004- 18
-
冠心病与感染和抑郁的关系
感染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及其所致的心力衰竭.发热可使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增加:呼吸困难、呼吸频数增加将进一步耗氧;心律加快加重心肌缺血性损害;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使胸内压升高,直接加重右心负荷;肺炎病原体可以直接侵犯冠脉血管,引起免疫损伤,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徐为民;冯丽 刊期: 2004- 18
-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生率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而发生收缩功能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或增强,可引起心力衰竭.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后内侧乳头肌发生断裂常于下壁心梗后2~7天,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休克,听诊杂音特征不固定,甚至可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作者:关姝;包秀兰 刊期: 2004- 18
-
变异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和诊断发病时间常集中在午夜至上午8时,静息时发作.有的患者胸部不适非常严重,自述为疼痛,且常伴有因心律失常所致的昏厥.其临床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狭窄程度不成正比.戒酒可能会促进本病发作,少量饮酒可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心电图主要表现为胸痛时ST段抬高.有些病人可在ST段抬高后出现ST段压低和T波改变,可见室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在下壁和前壁导联都出现ST段抬高者,猝死的危险性增加.部分患者可......
作者:张明秋 刊期: 2004- 18
动态资讯
- 1 外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 2 项目管理在控制区镇医院多重耐药菌患者外出检查交叉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 3 采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 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面神经麻痹28例疗效观察
- 5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
- 6 原位杂交检测EBER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 7 痛风的化验检查
- 8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 9 内分泌及免疫紊乱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 10 小儿慢性腹泻病的营养治疗
-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给予雷贝拉唑与康复新液的效果评析
- 12 中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皮褶厚度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 13 平胃散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72例
- 14 川崎病流行病学资料
- 15 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 16 小儿湿疹医患问答7例
- 17 胃苏颗粒临床应用指导
- 18 SWI在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运用
- 19 叶酸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